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首页 > 行业动态

嘀嗒“求生”:从团购到拼车

2015年02月02日 来源:中国交通造价网 作者:交通造价网

“我们看到了‘移动互联网+分享经济’的模式,希望借此部分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百姓出行困难的问题。所以下定决心进入拼车行业。”嘀嗒拼车CEO宋中杰说这番话时,饱受争议的拼车行为的合规性,已经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2014年1月2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提出:小客车合乘是指出行线路相同的人共同搭乘其中一人小客车的出行方式。按照是否分摊费用分为公益型合乘和互助型合乘;按照合乘方式分为上下班通勤的长期合乘和节假日返乡、旅游的长途合乘。
 
其实,更多拼车App已经从政策中嗅出商机。据不完全统计,拼车领域活跃的创业公司包括:友车、同楼拼车、接我、AA拼车、哈哈拼车、微拼车、爱拼车等。
 
2014年年初,由谷歌前中国区销售总经理宋中杰及其团队创立的嘀嗒团,正式关闭团购业务,团队整体转入拼车领域。这一崭新的领域,能够为公司带来新生吗?
 
互助出行
 
与出租车和专车服务不同,嘀嗒拼车的定位是互助出行。
 
“嘀嗒拼车并不是纯粹的商业出行方式,不像专车、高端车、打的一样一方付费一方提供服务。我们虽然是付费交易,但车主和乘客之间并非完全的商业关系,很大程度上还是互助出行、互相帮忙。”
 
乘客付费平均约为同路线搭乘出租车出行费用的40%-50%。宋中杰强调,嘀嗒拼车平台上的服务绝不是简单的付费出行,他希望自己的产品让用户感受到更多的人情味儿。
 
“我们过去的工作是具有商业价值的,大部分也间接的、远期的产生了社会价值。但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尽管商业价值还没体现,却一直在产生社会价值。这是我们很自豪的。”宋中杰认为,相比团购业务,拼车服务的社会价值更直接。
 
新近上线的嘀嗒拼车2.0版本中,设置了车主的拼车行驶里程、减少碳排放的数量、搭乘的乘客数量。同时上线的“嘀嗒广场”更是传递着乘客的感谢和车主的祝福。
 
宋中杰表示,嘀嗒拼车仍在产品的打磨阶段,对商业化并不急切:“只要用户进来、喜欢我们的平台、愿意一直用,我这就成了。哪怕最后没有商业价值,也有社会价值了。”
 
宋中杰介绍,除北京市已经对小客车合乘提出明确指导意见外,深圳、广州、杭州、重庆、成都等城市也较为鼓励拼车服务,更有城市正在讨论设立拼车专用道的可行性。这意味着,嘀嗒拼车服务在更多城市的拓展并无太多政策障碍。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嘀嗒拼车的服务已经拓展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五个城市,日均订单量近万单。
 
安全保障
 
前端为用户提供富有人情味的出行体验,后端则是嘀嗒拼车为保证用户安全和体验设立的一系列管理机制。
 
嘀嗒拼车对车主和车辆的整体要求为:车主驾龄超过一年、年龄在55岁以内、车龄10年以内、车辆价值七万元以上。与此同时,嘀嗒拼车与中国人寿合作推出了拼车保险,最高赔付金额为20万元,更多有针对性险种的推出已在探讨过程中。
 
资格认证上,车主需将车辆行驶证、车主驾驶证和带有车牌的车辆照片上传至嘀嗒拼车后台,由嘀嗒拼车进行人工审核;且车主和乘客均需提供手机号码、银行卡或支付宝信息,付费过程在线完成。此宋中杰认为,可以在运营中,让用户通过服务质量去甄别。
 
嘀嗒拼车的手机应用提出了“乘客公约”和“车主公约”,对搭乘车礼仪和安全事项进行了介绍。如,“乘客公约”提及如多人搭车,需提前向车主说明,不在车内吸烟、吃零食;“车主公约”明确车内有车主亲友需提前声明,建议查看合乘详情、明确对方起始地点和时间再应答。
 
嘀嗒拼车在车主方实行12分管理机制,对乘客反感、体验差的迟到、爽约、换车不先行通知等行为进行扣分惩罚,第一次分数扣完,暂停其拼车资格15天,第二次扣完,将暂停其半年或者一年时间,最严厉的处罚是对其永远关闭平台入口。
 
嘀嗒拼车鼓励车主和乘客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共同建立真实透明的拼车氛围。“通过自然的力量、用户的力量建立起人群中的信用机制,最终良币驱逐劣币。”宋中杰补充说。
 
嘀嗒新生
 
本以为,团购可以为商家拉新客,通过优惠吸引新客户到店消费,通过优质的产品、服务、环境将新客户变成常客、熟客。结果这个愿景远远没达到,最终结果是以低价促销、消化过剩产能为主。
 
面对团购业务的发展与团队初衷越走越远,2013年年底到2014年年初的几个月,嘀嗒团队开始探索转型。研究了P2P金融、在线教育、互联网家政等领域后,嘀嗒团队将新的创业方向选定在了出行领域的拼车服务。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人口数量超过1000万的超级大城市,公交地铁出行和出租车出行之间存在巨大的用户需求。城市的空间终归有限,无法仅通过扩宽道路、增加车辆来解决百姓出行问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更为便捷的拼车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更高的拼车效率和拼车体验成为可能。
 
嘀嗒团的运营经验也能够移植到嘀嗒拼车。
 
创立之初,嘀嗒拼车即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同时落地,从嘀嗒拼车App1.0版上线的2014年10月到2.0版上线的2015年1月,三个月之中,嘀嗒拼车的认证车主已近3万,乘客数量近40万,拼车需求的响应时间从60分钟缩短到30分钟,40%的订单可以实现秒抢。
 
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嘀嗒团队的积淀,嘀嗒团曾在超过40个城市运营团购服务,这使得嘀嗒团队在区域运营、服务控制方面的经验远高于初创团队。
 
嘀嗒拼车在2014年也曾走过弯路。
 
成立之初的嘀嗒拼车同时上线了“专车”和“拼座”两个产品。其中,专车服务只提供一个空闲座位,收费由平台来定价,通常会根据司机的顺路程度和里程来决定;拼座服务提供多个空余座位、按座收费,每位5-10元不等,用户需统一协商上车地点和时间。
 
相对于专车服务,拼座模式因需同时协调车主和多位乘客的用车需求,匹配率效率较低。因此在新版本中,将拼座产品下线。为区别于时下商业出行概念较浓的各类“专车”服务,新上线的嘀嗒拼车App也弱化了“专车”概念。
 
“这种新型、低价的用户出行方式,是服务大众,广大小白领,不是高端商务。”宋中杰强调。四年来,他碰到了很多困难、挫折、失望、绝望,有时看到的光亮很少,但团队的向心力和共同的价值观是他们坚持下来的动力。

关键字: 嘀嗒 团购 拼车     责任编辑: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QQ空间 百度贴吧 开心网 更多

看完新闻后您对该法规的评价是:

评论【全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