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27日 09:19 来源:中国交通部 作者:匿名 转载
繁忙的港口,轮胎吊机穿梭其间,却不见了往日的噪音和黑烟;慢起步、柔进挡、中速行,驾驶员默念着“省油口诀”;公交车补充燃料,不加汽油,却“喝”上了“LNG”……在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从2005年到2020年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降低40%到45%的背景下,占国内能耗8%的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着既要发展又要大幅度节能减排的压力。面对压力,交通运输行业不是困守愁城,而是掀起了一场席卷整个行业的低碳浪潮。回头再望,其破茧转型之路清晰可循。
200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确定交通运输行业为重点节能领域。无疑,该《决定》加速了低碳交通的推进步伐。就在同一年,交通运输部成立了年以李盛霖部长为组长的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协调小组,并在2009年升格为节能减排领导小组。部领导的靠前指挥,为节能减排推进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
节能减排,大势所趋。2007年《节约能源法》进行了修订,专门增加了交通运输节能的章节,对低碳交通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要从哪里抓起? 就在这时,“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破题而出, 5批100个示范项目,涵盖了公路、水路、港口、道路运输等行业的各个领域,或是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或是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打开了低碳交通的突破口。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在示范项目的引领下,我国主要大型港口均完成了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油改电”,摊铺中不冒黑烟的“温拌沥青”铺上了长安街,LNG营运车辆在我国遍地开花……相对于节能减排示范项目,于2010年5月14日在湖北武汉启动的“车、船、路、港”千家低碳交通运输企业专项行动,则是更大规模的典型示范,节能驾驶、船型标准化、道路节能照明和港口岸电等一批成熟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将 “以点带面,四两拨千斤”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向另一个高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2008年,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为低碳交通的长远发展绘出蓝图;2011年发布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近五年的节能减排工作将围绕“构建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进行布局。除此之外,交通运输部还出台了诸如《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公路运输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法规。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完善, 交通运输部初步形成了包括法规、规划、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在内的多层次的节能减排制度体系, 对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发挥了基础性的指导作用。
无论是推广节能减排示范项目,还是开展各种专项行动,都是为建立涵盖整个行业的低碳运输体系打基础,2011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和《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工作方案》,先后20个城市作为试点成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试验田”,无锡的物联网、杭州的公共自行车、保定的清洁能源车……这些城市的“小体系”将为整个行业的“大体系”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
从典型示范到集中推广再到低碳体系,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节奏已稳,思路已清,发力正在当下。
中国岸电走向世界
“这么好的项目,一定要尽全力做好。”在2012年5月15日开幕的“北京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对连云港港岸电项目给予高度评价。本次展览会,连云港港作为唯一港口单位在节能减排区展示了自主研发的船用岸电项目。下午3时36分,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副部长高宏峰亲临连云港港展台,详细询问了连云港岸电项目开发、推广应用、标准专利、中德合作以及相关先进技术等具体情况。李盛霖表示,该项目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国际发展趋势。
据了解,2012年4月,交通运输部与德国交通部共同商议合作建设“中德集装箱绿色航线示范项目”相关事宜,经过认真讨论,双方达成合作共识,中德两方将合作建设绿色集装箱航线项目,在中德航线上的港口和船舶推广使用岸电,标志着中国岸电技术进入世界平台,向更深层次发展。从2010年初进行岸电技术研发到现在中国岸电技术走向世界,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在这其中,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推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船舶使用岸电技术,是指船舶靠港期间,停止使用船舶上的发电机,而改用陆地电源供电。港口提供岸电的功率应能保证满足船舶停泊后所必需的全部电力设施用电需求。船舶在靠港期间关闭辅机,靠港成本可以减少30%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同时减少了船舶的振动和噪音,船员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对港口来讲,一方面因提供电力而获得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完善了港口的功能,减少了排放,提升了港口的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2010年年初,连云港港和河北远洋集团就共同研发岸电项目达成了共识,随即,连云港港口集团组成了岸电攻关组进行攻关。交通运输部对岸电技术高度重视,在2010年5月启动的“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中,明确要推广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2010年10月24日,经过岸电攻关组7个多月的艰辛攻关,连云港港口59#泊位的“中韩之星”客货滚装轮成功实现接用岸电,并取得了“变压变频、高压上船、不间断供电和自动控制”的技术突破。
2011年6月,交通运输部将“连云港新苏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节能减排技术综合应用”列为“第四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进一步推动岸电技术的推广。2011年9月24日,连云港港58#泊位成功举行了河北远洋新造的18万吨级“富强中国”轮首次接用岸电仪式。2011年11月10日,连云港港岸电技术被列为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以奖代补项目。
在标准方面,目前,中国船级社联合专家组已审议通过了以连云港港口岸电技术为参照的《船舶高压岸电系统检验原则》、《港口船舶岸基供电技术标准研究编写大纲》,已出台行业标准草案。完成并提交交通运输部标准项目《港口船舶岸基供电系统技术条件-高压上船》和《港口船舶岸基供电系统操作技术规程-高压上船》初稿,该标准即将出台。
在产业方面,2011年2月18日,连云港港取得了中国船级社颁发的“连云港港岸电方案认可声明书”,可以进入产品制造、应用、推广阶段。连云港港成立了星火岸电工程公司,该公司已经为神华集团多个码头和船舶进行了岸电改造,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节能驾驶全民参与
“慢起步、柔进挡、中速行、缓进站……”驾驶员一边开车一遍默念着“王静工作法”的节油口诀。在湖北,出租车、客运、货运三类驾驶员中85%都接受过“王静工作法”的培训。据统计,依靠推广“王静工作法”,仅2008年和2009年两年,湖北全省30万辆营运辆共节约燃油55440万升,减少碳排放约合150万吨,安全事故率下降33%。如今这套节能驾驶技术在交通运输部不断推动下正在走向全国。
放眼整个交通运输行业,湖北只是缩影。江苏开展了“汽车节能驾驶技术全民体验活动”。安徽客运企业在“选、用、养、修、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办法,使节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山东开展汽车节能驾驶技术培训、维修技术培训和调度知识培训,驾驶员驾驶车辆运行情况比培训前百公里平均节油2.7升,西藏圣鑫旅游客运汽车有限公司每月开展节能讲评,以一辆19座宇通中巴车为例,开展专项行动后,每公里油耗由8升降到7.5升。
从节能减排的效果来看,节能驾驶应该说是最简单、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据了解,交通运输部在节能减排示范项目中,先后设立了3个节能驾驶示范项目。在“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专项行动中,将节能驾驶技术作为重点进行推广,交通运输行业“宇通杯”节能驾驶竞赛,有25个省市参加比赛,参赛司机平均节油20%。
“不服气你来开开看。”江苏开展的“汽车节能驾驶技术全民体验活动”最大的特色就是社会性强。体验活动的参与者除了行业内的相关管理人员外,更多的是来自行业外的车友,而且有节能驾驶专家亲自到场与车友互动,传授节能驾驶方法,各路节能驾驶好手现场PK。除了开展专项活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把5000多册精心编制的《节能驾驶应用手册》带到南京市多个加油站,免费发放给驾驶员和市民,并且会同江苏省公安厅联合编制了《安全与节能驾驶读本》,作为该省机动车驾驶培训教材,从驾校开始培养驾驶员的节能减排意识和技能。2010年4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印发《汽车驾驶节能行动纲要》,提出了到2015年年末,江苏省将力争使节能驾驶培训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在浙江的“生态交通”建设中,节能驾驶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为提高节能驾驶的响应度,浙江从2009年开始连续举办驾驶员节油竞赛活动。其中,首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宇通杯”机动车驾驶员节能技能竞赛浙江赛区个人赛冠军张三祥,驾驶长达12米、可载客约50人的大客车百公里油耗仅为19.03升。浙江节能驾驶另一个亮点是在驾培中推广使用模拟驾驶训练。截至2011年年底,浙江省已配置2000余台高仿真驾培模拟器,强化了学员驾驶动作的规范性要求,减少“马路杀手”的出现概率,比实车演练更低碳环保。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指出,交通运输部已发布了《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和《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节能减排五年工作目标、任务和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战略思路。今后将继续深化“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和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城市试点工作。专项行动要重点继续推广节能驾驶技术,适时组织开展出租车节能驾驶竞赛。
环保路横跨东西
没有烟,也没有刺鼻的气味,不用怀疑,这就是沥青路面摊铺现场。与以往不同的是,这里的沥青不是热拌,而是温拌。旧路铣刨下的沥青混合料现场拌和、压实,因养护中断的交通迅速恢复,旧沥青路面又获新生。近年来,在公路建设领域,节能环保的筑养路技术层出不穷,这些技术在交通运输部的推动下,已在行业中大规模推广。
在2009年长安街大修中,温拌沥青技术就已展露头角。基于表面活性剂的温拌沥青技术,可以在保持沥青混合料良好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温度 40到60摄氏度,节省加热燃料油20%到30%、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排放50%以上、减少沥青烟等有毒气体排放80%以上,是一种高节能、低排放的低碳铺路技术。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是交通运输部第三批节能示范项目之一,在该示范项目的推动下,目前,十多个省市的200多公里道路已经应用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
近年来,我国相当比例的沥青路面陆续进入了大中修养护期,而传统加铺面层或翻挖重建的施工方法存在路面标高抬升、废料无法处理等缺陷。沥青再生技术在当前我国沥青路面进入养护维修期而传统的翻修手段又存在明显不足的背景之下,具备明显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150摄氏度以上高温沥青中加入少量水,沥青会迅速膨胀,从而产生微细的泡沫,此时沥青的物理性能暂时发生变化,且与高速搅拌状态下的冷湿集料具有很好的裹覆性能,从而在压实后提高了混合料的强度和黏聚性,这就是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该技术能够充分的利用原有路面材料,缩短施工工期,而且造价降低15%到23%左右,并可以减少附属设施加高费用约4万元/公里,最主要的是该技术可以减少矿山的开采,可以节约用于堆放废旧沥青材料的土地。被列入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后,该技术在京港澳高速公路安新段、连霍高速公路洛三灵段、06省道建淳线、320国道海宁段、温州104国道苍南段等32个省内外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大中修工程中进行大规模应用,利用率达90%以上,缩短工期约20%。
在江西,昌九高速公路技术改造项目,使用经过自主改造的国产水泥稳定拌和设备,利用厂拌冷再生技术实现了对原半刚性基层的柔性化转换,将厂拌冷再生层作为高速公路的上基层,实践了“长寿命沥青路面”的设计理念,经过两年多的特重交通考验证明,不但使用效果良好,而且还表现出优异的环保性能。
在湖北,湖北孝襄高速公路和京珠高速公路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厂拌冷(热)再生技术,与新拌沥青混合料相比,每吨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可以节省直接投入25%左右;与新拌沥青碎石相比,每吨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可以节省直接投入50%左右。而且应用厂拌热再生技术,高速公路每公里减少碳排放31.025吨。
据了解,这些环保筑路技术已经陆续纳入到行业的标准规范中,在整个行业进行推广。
LNG遍地开花
汽车不仅能喝汽油,还能喝乙醇和LNG(液化天然气);高速公路旁监控探头不接电线却安了太阳能板;港口用暖不烧锅炉直接从地底抽取能源……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名单里,清洁能源绝对可以说是闪亮登场,其清洁、自然、减排等特点让传统的油、电黯然失色,而在这其中,LNG的推广更在行业中掀起了一股新能源热潮。从河北到河南,从江苏到福建,从山东到新疆,可谓东西南北遍地开花。
“LNG完全替代燃油,二氧化碳可减少24%,一氧化碳减少97%,碳氢化合物减少72%。”在2012年度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第一批支持项目中,LNG营运车辆推广项目无论在数量还是金额上都是名列前茅。据专家介绍,LNG车相对于柴油车可大幅度节约燃料成本,尤其在油价持续攀高的形势下,节约成本幅度将越来越大,给企业带来较大投资回报率。LNG燃点高达650摄氏度,比汽油燃点427摄氏度高出了近230摄氏度,很难点着,使用安全性比燃油高得多。而且LNG客车一般都设有泄露检测、冷量检测、气体检测及火焰检测等安全检测系统,燃料系统管线的各独立段都装有紧急切断阀,LNG一旦泄露,系统将会采取自动保护措施。
在福建汽车运输总公司,截至2011年一季度,该公司已投放LNG汽车424辆(其中公交车389辆,道路客运车35辆),建成合资LNG加气示范站4个,购置移动加气车3辆,并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LNG汽车管理制度,在稳定运作后424辆LNG汽车将比柴油车辆节约燃耗成本4000多万元/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00多吨/年,经济与社会效益良好,推广价值极高。
新疆金豹物流有限公司从2010年开始在LNG卡车运输项目中总投资5019万元,其中车辆投资共计4419万元(102辆),包括原有柴油车辆改造费用312万元(26辆)和新车购置费用4116万元(76辆)。新车购置费用与同等载荷的柴油车相比,增加了760万元。根据2010年投入使用的102台LNG汽车与同等载荷的柴油汽车燃耗成本及二氧化碳排放对比,金豹公司实际替代柴油1993吨,折合标准煤2483 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3吨,节约燃料费用543.47万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减少排放的效果。
近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印发了《江苏省道路运输行业推广应用天然气汽车实施方案》,该方案确定了江苏推广LNG的具体目标:“十二五”期间,江苏将重点促进城际间客运班车、旅游包车和定线火车使用LNG清洁恩呢港元,继续引导城市公交车、出租车使用CNG或LNG清洁能源。到2015年年底,力争使LNG营运车辆达到6000辆。
据专家介绍,LNG在行业中得到大规模推广与交通运输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虽然目前LNG气源逐渐稳定但在推广中依然面临不少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LNG加注站的建设上。LNG提供商希望运输企业先买LNG车辆,而运输企业希望LNG提供商先建加注站。所以,目前大多的LNG加注站大多设在运输企业的场站内,规模受到了影响。另外,运输企业用LNG是因为它的经济性,能显著降低运营成本,但随着LNG的不断推广,用量不断加大。LNG则会有涨价的风险,会阻碍其进一步推广。
评论【全部评论】
相关资讯
同类热点资讯
热门评价排行